香港登尼特秘书有限公司
服务项目

2013年四川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的报告

更新时间:2016/12/27 8:57:59 来源: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浏览次数:1689

注册成都公司咨询热线86-28-86676605

2013年,四川省(以下简称:全省)市场主体(含公有企业、私营企业、外资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个体工商户)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,其中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增势明显。

一、2013年全省市场主体发展基本情况

2013年,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(含分支机构,下同)344.15万户,较去年同期增加44.53万户,同比增长14.86%;实有注册资本(出资金额)30429.14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加5623.31亿元,同比增长22.67%。其中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1.01万户,较去年同期增加4.57万户,同比增长9.83%;新增注册资本(出资金额)3657.91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加689.72亿元,同比增长23.24%。

(一)各类市场主体期末实有户数、资金情况

1、公有企业实有14.39万户,同比减少5.39%;注册资本(金)13874.38亿元,同比增长7.41%。

2、私营企业实有50.42万户,同比增长12.51%;注册资本(出资金额)12228.25亿元,同比增长48.90%。

3、外商投资企业实有9147户,同比增长0.44%;注册资本(出资金额)413.38亿美元,同比增长8.45%。

4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35603户,同比增长30.07%;出资总额691.93亿元,同比增长56.89%。

5、个体工商户实有274.87万户,同比增长16.49%;资金数额1100.56亿元,同比增长22.54%。

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期末基本情况(单位:户、亿元、亿美元)

(备注:外商投资企业的货币单位为美元,往年注册资本数按数据分析当日汇率换算,今年期末注册资本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.13换算,下同)

(二)今年各类市场主体新增户数、资金情况

1、新设立公有企业10579户,同比增长2.11%;新增注册资本(金)1162.05亿元,同比增长6.33%。

2、新设立私营企业8.42万户,同比增长21.87%;新增注册资本(出资金额)1921.44亿元,同比增长39.40%。

3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72户,同比减少5.22%;新增注册资本(出资金额)17.02亿美元,同比减少16.33%。

4、新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656户,同比增长24.44%;新增出资总额231.87亿元,同比增长40.83%。

5、新设立个体工商户40.58万户,同比增长7.60%;新增资金数额238.23亿元,同比增长14.70%。

全省各类市场主体今年新设立情况(单位:户、亿元、亿美元)

二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主要特点

(一)公有制企业方面,公司制企业日益成为国有资本投资经营的首选组织形式。

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,全民、集体企业通过改制、重组、合并等形式成为公司制企业,全民、集体等企业数量持续减少,公司制企业户数所占比重平稳增长。2013年,全省新设立的10579户公有制企业中,有9181户选择了公司制的组织形式,而其注册资本(金)更占据了95.41%的份额。

2013年公有制企业期末户数、注册资本(金)同比表(单位:户、亿元)

(二)个私经济领域,市场主体总量、质量持续提升,私营企业户数首次突破50万大关。

截至2013年底,全省个私经济领域(含:私营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农民专业合作社)共有市场主体328.85万户,同比增长16.27%,高于市场主体平均增速1.14个百分点,占市场主体总户数的95.55%。出资金额14020.74亿元,占市场主体总资金的近一半,达到46.08%。私营企业户数首次突破50万大关,个私经济领域市场主体户均质量持续提升,全省新设立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228.2万元,比上年同期增加28.73万元,同比增长14.40%;新设立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本达5.87万元,比上年同期增加0.36万元,同比增长6.53%。

但是,个私经济地区发展依然不平衡,今年,成都、南充、绵阳、泸州、宜宾、德阳六市新注册私营企业户数合计占全省的73.18%;上述六个市新注册个体工商户户数合计占全省的55.15%。       

(三)外资企业方面,新增户数和注册资本(金)同比均有所减少。

今年,全省新增外资企业872户,新增注册资本17.02亿美元,与去年同比分别减少了5.22%和13.73%。几大外资主要来源地中,仅有韩国由于现代企业的拉动,新增户数有所增长。如下图:

注册深圳公司 注册香港公司 注册英国公司 注册美国公司 注册BVI公司

外资企业对制造业的投资规模缩小,新增62户制造业企业,户数虽然比去年增加了13户,但新增注册资本仅有3.9亿美元,比去年减少了3.2亿美元,户均注册资本638.84万美元,仅有去年(1460.2万美元)的一半。

 

三、第三产业(服务业)市场主体发展情况

2013年底,全省实有市场主体中,三大产业结构分布继续保持稳定。

2013年底,全省第三产业(服务业)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户数307.51万户,同比增长8.84%;实有注册资本(出资金额)20058.56亿元,同比增长23.22%。其中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46.61万户,同比增长9.60%;新增注册资本(出资金额)2563.54亿元,同比增长19.43%。

(一)第三产业(服务业)实有各类市场主体占比情况:

 与去年同期相比,私营企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增势明显。无论是户数还是资金,都能反映出私营企业在2013年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。如下图:

2012、2013年第三产业(服务业)

实有各类市场主体占比情况对比表

(二)第三产业(服务业)各行业户数、资金情况

截至2013年底,全省第三产业(服务业)行业户数分布呈现明显的“三级阶梯”。第一阶梯是“批发和零售业”,市场主体户数达到202.08万户,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。第二阶梯有四大行业,其市场主体户数在10—100万之间,分别是“住宿和餐饮业”,“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”,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”,“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”。其余行业是第三阶梯,其市场主体户数远低于10万户。具体分布情况如下:

全省第三产业(服务业)行业资金分布来看,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”高踞榜首,“批发和零售业”,“房地产业”,“金融业”,“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”均以千亿元以上的资金紧随其后,值得一提的是,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”以999.43亿元的资金数额列第六位,跨入千亿行列指日可待。具体分布情况如下:

 

(三)近五年全省第三产业(服务业)市场主体情况

近五年,全省第三产业(服务业)市场主体户数一直保持7%—9%的速度稳步递增,并于今年突破300万户。全省第三产业(服务业)市场主体注册资本(金)在2010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,仅仅三年时间,就突破两万亿元,发展势头迅猛。

五年来,全省第三产业(服务业)各行业中,市场主体户数增速最快的是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”,增长近2倍,70%以上行业的市场主体户数增速达到两位数。“住宿和餐饮业”增速较缓,“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”,“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”,“其他”三项行业呈负增长。

 

近五年,全省第三产业(服务业)各行业中,市场主体注册资本(资)增速最快的是“金融业”,达到3倍多,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”的资金增速依然强劲,达到153.49%。“卫生和社会工作”行业在注册资本(资)方面的表现比较抢眼,体现了户均资金的强大实力。

在市场主体户数呈负增长的行业中,“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”的户数在五年间起伏较大,但注册资本(金)保持增长趋势。另一个市场主体户数呈负增长的行业“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”的户数在2010年后持续下滑,今年有所上涨,但注册资本(金)仍保持增长趋势。

四、对策建议

(一)大力实施“多点多极”发展战略,引导产业在全省合理布局。省委、省政府“多点多极发展战略”效应已开始显现,多个地区市场主体发展迅猛。今年全省新设立私营企业增幅靠前的依次是南充、巴中、甘孜、自贡。外资企业在我省眉山、广元、资阳等二级城市布局力度加大,广元、眉山、凉山等地由于大项目落户,注册资本(金)同比增势强劲。要进一步加大力度,保持良好发展势头,推进“多点多极发展战略”的实施。

(二)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契机,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按照中央部署,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、实行“宽进严管”的登记制度改革,将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创造活力,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。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,此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涉及政府职能的多个方面,我省应积极利用此项改革,充分释放制度改革红利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

(三)鼓励全民创业,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。各地要用足用好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,进一步降低门槛,鼓励创业,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,实现小型微型企业数量与质量的跨越式发展,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。探索向金融机构开放企业信用评价结果查询,为企业与金融单位搭建融资平台,满足企业融资需求。

(四)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,加快新兴行业发展。针对目前我省行业及产业集中度高的状况,进一步引导和拓宽民间投资发展,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,鼓励做强做大。结合成渝经济区开发和我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,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严格产业政策导向,淘汰落后产能。

(五)积极拓展利用外资的方式,扩大利用外资规模。抓住外资梯度转移的契机,抓住股权并购这个跨国投资的热点,加大对我省优势行业、优势企业的宣传力度,努力吸引外商投资企业到川投资。鼓励现有外资企业以利润再投资、增资等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需要,鼓励支持外资以并购、参股、再投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,盘活国有资产。高度重视国际无偿援助,争取更多的外资支持四川公益性事业发展。

 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4年1月6日

 

成都公司注册联系登尼特公司
登尼特公司电话:86-755-82143181  传真:86-755-82143182
登尼特智库网站:www.onobbb.com   邮箱:2355725080@qq.com
登尼特公司香港地址:香港九龙佐敦弥敦道208-212号四海大厦7楼702-703室
登尼特公司深圳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南路2020号太阳岛大厦16楼全层。

智库首页:http://www.onobbb.com/

在线咨询 x
有什么可以帮到你
点击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