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经济指标

最新发展
2015年首季,埃及经济同比增长3%,较上一季增幅4.3%放缓。
整体消费物价指数方面,2015年9月同比增长9.2%,10月份稍微上升,同比增长9.7%。
在截至2015年6月底的财政年度,埃及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63.7亿美元,较上一财政年度的41.2亿美元有所增长。
2015年首8个月,埃及出口总额为146.16亿美元,较上年同期下跌21.3%;进口则同比下跌4.1%至414.15亿美元。
2015年首9个月,香港对埃及的出口总额为3.88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6.8%;从埃及的进口总额为5,200万美元,同比下跌1.6%。
经济现况
经济
埃及是中东地区最发达多元的经济体之一。服务业占埃及GDP约45%,范畴主要为金融和保险、批发和零售等;农业占GDP约15%,其余为制造业及提炼产业。
随着前军方领袖塞西于2014年5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,政治和经济开始出现稳定的迹象。截至2015年3月底的3个季度,埃及GDP同比增长4.6%;2015年首季则增长3%。
总统穆尔西于2013年7月被军方势力罢免后,埃及经济主要靠外部援助,特别是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支援。在2014至2015财政年度,埃及获主要来自阿联酋、科威特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219亿美元援助,再加上总统选举后政局回复稳定,因而重振商业及消费者信心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,埃及经济于2015年及2016年将分别增长4.2%及4.3%。不过,埃及仍面对不少经济问题,包括失业及通胀率达双位数字水平、预算赤字进一步扩大,以及急需外来融资等。
埃及的消费物价通胀率由2013年的9.4%上升至2014年的10.1%,2015年首10个月进一步上升至10.2%。2015年10月,埃及央行维持隔夜政策利率不变。
旅游业是埃及重要的经济支柱,惟近年备受安全问题影响。现在政局回复稳定,旅游业可望复苏,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多。到访埃及的旅客,由2013至2014财政年度的800万人次,增至2014至2015年度超过1,000万人次。2014至2015年度旅游业收益为54.7亿美元,同比增长7.9%。来自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更为稳定,过去数个财政年度的年收入均超过50亿美元。
2015年8月,埃及宣布修改临时所得税实施期,由原来3年缩短至只在2015至2016财政年度实施。临时税是向收入超过100万埃及镑(约130,000美元)的个人或法人额外征收5%税率。除临时税外,亦须缴付10%的企业及个人收入税,亦即资本利得税,征税对象包括经济区的企业。
对外贸易
埃及十分依赖石油出口,石油出口占总出口约40%。其他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棉花和纺织品。2015年首8个月,埃及的出口同比下跌21.3%至146亿美元,原因是埃及的石油出口下降,以及主要出口市场欧盟的经济复苏缓慢。埃及主要从中国、德国及美国进口机械、设备及食品。2015年首8个月,埃及进口总值为414亿美元,同比减少4.1%。
投资政策
随着政局回稳,埃及开始积极招徕外商直接投资,提供免税等多项优惠。关于埃及的投资指引和优惠待遇,请浏览投资及自由区管理局(General Authority for Investment and Free Zones)网站。
苏伊士运河走廊区发展项目
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水道。为了令运河每日轮船容量由2014年的49艘增加至2023年的97艘,以及促使埃及成为国际贸易和物流枢纽中心,埃及政府于2014年8月展开一项超大型基建项目,即苏伊士运河走廊区发展项目。除了建造35公里长的新一段运河外,该项目亦包括发展工业邨、科技园及基础建设,预期新建运河可以增加运河的运输收入,由2015年的53亿美元上升至2023年的150亿美元。此外,预计该项目可吸引外商投资及创造职位。
外商直接投资
截至2015年6月底,埃及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63.7亿美元,较一年前的41.2亿美元有所增长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英国、美国及阿联酋。截至2014年底,中国对埃及的直接投资累计达6.571亿美元。

贸易政策
埃及已逐渐放宽贸易限制,进一步对外开放。埃及于1995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,并遵照入世承诺,于2004年改革关税制度。新关税制度实施后,埃及的官方关税率(加权平均)由14.6%下调至11.8%。根据世贸组织的资料,2013年,埃及的最惠国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率为11.8%。现在超过88%的农产品及86%的非农产品关税率均低于15%。
不过,埃及为保护本土汽车工业,对大部分进口汽车征收35%关税。除了汽车工业,本土纺织业亦备受保护。2011年11月,埃及政府设立一个总值4,600万美元(折合2.8亿埃及镑)的基金,补贴本土纺纱及织布工厂。
埃及为进口食品订立严格标签制度。所有食品必须以清洁、完好及无味的包装包裹,以便保存产品而不影响其特性。进口食品的标记及标签必须以阿拉伯文列出各项资料,包括品牌名称、产品种类、原产地、生产日期、食用期限以及产品处理指引。进口工具、机器及设备必须附上以阿拉伯文编写的用户手册。
埃及设有10个自由贸易区,包括开罗(Cairo)的奈斯尔城(Nasr City)、亚历山大(Alexandria)、塞得港(Port Said)、苏伊士(Suez)、伊斯梅利亚(Ismailia)、达米埃塔(Damietta)、梅迪亚(Media)、希宾库姆(Shebin El-Kom)、吉夫特(Qeft)及塞得港东港(Port Said East Port)。经这些自由贸易区进出口的货品毋须经过正规海关程序,亦毋须缴付关税或其他税款及费用。同样地,若自由贸易区内企业进口所需仪器、机器、设备及运输设备亦可享有免关税待遇。
欧盟-埃及联系协定于2004年6月生效,欧盟已向所有来自埃及的工业产品开放市场,埃及亦承诺于12至15年的过渡期内,消除所有贸易壁垒。2013年6月,欧盟与埃及藉着《深入及全面自由贸易协定》(DCFTA)的磋商平台展开对话,探讨如何深化双边贸易及投资关系,范围将远超现有的联系协定。
除与欧盟签订联系协定外,埃及亦与多个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,以便埃及货品出口到这些市场时可享有优惠。这些自由贸易协定包括泛阿拉伯自由贸易协定(签署国包括埃及在内的17个国家)、东南非共同市场(签署国包括埃及在内的19个国家)、阿加迪尔协定(签署国包括埃及、摩洛哥、突尼斯及约旦)、南方共同市场-埃及自由贸易协定(签署国包括阿根廷、巴西、巴拉圭及乌拉圭)、欧洲自由贸易联盟-埃及自由贸易协定(签署国包括冰岛、列支敦斯登、挪威及瑞士),以及埃及-土耳其自由贸易协定。
埃及已与美国及以色列签订优惠贸易协定,订明合资格工业区内的埃及出口商对美国的出口货中,若至少10.5%含量是来自以色列,出口到美国时可享有免关税待遇。
香港与埃及的贸易
香港对埃及的出口继2014年大幅上升41.2%后,于2015年首9个月同比增长6.8%,总额为3.88亿美元。期内主要出口项目包括电讯设备及零件(1.99亿美元,占总额51.3%,同比增长44.8%)、电脑(4,300万美元,占11%,同比增长17.9%),以及办公室机器(1,000万美元,占2.7%,同比增长35.0%)。
另一方面,2015年首9个月,香港从埃及的进口总额为5,200万美元,比去年同期减少1.6%。期内主要进口项目包括新鲜或干水果及果仁(油质硬壳果除外)(1,500万美元,占28%,同比增长75.2%)、电讯设备及零件(900万美元,占17.5%,同比增长270%)、玻璃制品(900万美元,占17.1%,同比下跌57.7%),以及皮革(600万美元,占11.1%,同比下跌45.4%)。

2015年首9个月,到访香港的埃及旅客共有11,727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加8%。
为协助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商机,掌握最新资讯,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同其他专业服务团体及提供者,为企业提供有关「一带一路」之投资的谘询服务。我们会安排45分钟的一对一谘询面谈服务,费用全免。谘询范围涵盖会计及税务、金融、基建发展、法律及仲裁服务等。面谈将在香港进行。
智库首页:http://www.onobbb.com/